文章目录:
1、富源以“深圳速度”做成今飞轮毂项目2、【探“滇”TIME】不远千里的“铝”行 云南步“铝”如飞3、云南富源工业园:荒山里崛起的工业新城
富源以“深圳速度”做成今飞轮毂项目
今飞集团是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其铝合金轮毂位列“全国十大名牌轮毂”前三位,产品为新大洲本田、铃木、奔驰、一汽轿车、马自达等知名厂家配套生产并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11月,富源成功引进今飞集团下属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500万件铝合金汽车轮毂制造项目。自2016年1月21日开工以来,不到10个月的时间已正式投产。同时,年产500万件摩托车轮毂项目于11月17日开工,预计2017年8月建成并试运行投产。
攻坚克难,制造业雄师亮剑富源大地
2012年后,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的“资源诅咒”给富源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尤其是2014年,GDP下滑到负增长2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负增长40%,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15.5%。
为打好经济止跌回升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富源紧紧围绕产业发展进行招商引资,在曲靖市政府驻长三角招商分局牵头下,由四班子成员带队的招商引资团队成功引进了今飞轮毂铝合金汽车轮毂制造项目落户富源。
“软环境”是企业安家落户的定心丸
“初到富源时,面临很多困难。富源原有工业基础差,很多工业设备在当地都无法维修,不少建筑材料也都需要从浙江买来,交通也不好,冬天风很大,有时我们甚至买不到蔬菜。”富源今飞轮毂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晋高说,“但我们公司还是决定与富源再签年产500万件的摩托车轮毂项目,当地原材料质量好,政府服务到位,‘软环境’才是企业安家落户的定心丸”。
富源县委县政府将服务好落地企业作为发展经济的第一要务,为企业发展优质高效的“软环境”。富源今飞汽轮项目签约当天,富源就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挂帅,县长主抓,各部门配合的服务小组,在企业办理各项手续时讲清程序快速办理不拖沓,遇到问题专题研究解决不推诿,大雪封山时甚至将蔬菜送到工地,确保了工程实施过程中无干扰无障碍抢工。同时不断提升工业园区的承载力,目前已累计投资7亿多元,完成工业园区16公里供水管道铺设、2条9.2公里主干道建设;投资3.5亿元,完成园区4条22.57公里道路建设,完善了供电系统建设,实现无线通讯信号全覆盖,有效解决了今飞汽轮项目初入富源时所遇到的困难。
示范引领,绘制经济发展新蓝图
今飞将富源作为集团抢占西南、华南及印度和东南亚市场的战略基地,在目前投产的年产500万件汽轮项目的基础上,跟进年产500万件的摩轮生产项目,两个项目总投资20亿元,每年可实现总产值40亿元以上、增加值15亿元、税收2.5亿元,解决就业人员2500人。
“富源成功引进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铝合金汽车轮毂制造项目,创下全市洽谈最短、签约最快、开工最迅速的招商引资记录。“市委书记李文荣在8月21日的开工仪式上指出,“该项目不仅可以为富源打造铝产业集群发展基地县提供新动力,更有利于推进曲靖市铝产业链延伸发展、集群发展,对于打造曲靖产业升级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文/肖本科 图/万鹏 凌春燕
【探“滇”TIME】不远千里的“铝”行 云南步“铝”如飞
截至2022年底,云南已建成电解铝产能570万吨、铝合金及加工产能320万吨,绿色铝材全产业链产值857亿元……这是云南绿色铝产业快速发展进程中的精彩“注脚”。
力争到2024年,云南要培育形成一批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绿色铝先进制造基地,绿色铝产业链产值力争达到3500亿元左右,成为国家重要的铝产业基地……这是云南绿色铝产业最可预见的美好未来。
2022年6月,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出台《云南省绿色铝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年)》和《关于支持绿色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展望2030年,云南全面建成“中国绿色铝谷”,云南绿色铝产业在绿色发展、产业规模、精深加工、创新研发上跻身全球领先水平。
一直以来,全面建成“中国绿色铝谷”,云南抱有最大的决心和信心。看向现在,云南正在奋力发展成为中国绿色铝版图上冉冉升起的“新星”;看向未来,云南心怀远志,赢得先机、赢得优势,行之所至皆是美好“铝”程。
云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供图
从无到有 产业集群基本形成
中国“北铝南移、东铝西移”的产业布局,造就了云南大力发展绿色铝产业的宝贵机遇。近年来,云南主动承接产能转移,先后引进了中铝集团、山东魏桥、四川其亚、河南神火等一批国内铝工业龙头企业,云南雄伟的绿色“铝”途自此开启。
在文山、曲靖、红河等地,云南已建设多个水电铝加工一体化重点产业园区项目,全部项目建成后,产能将达800多万吨,接近全国电解铝产能的五分之一。
云南亚其金属有限公司 供图
在云南文山州砚山县产业园区内的云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魏桥创业集团与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TOKAI COBEX GmbH、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出的铝电解一体化铜炭复合阴极(RuC)技术,首次产业化应用到600kA电解生产线整个工区,该项技术可降低能耗600千瓦时/吨铝左右,可实现节电、减碳、增产,延寿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走进云南宏泰“阳极组装车间”,宽敞明亮的车间一经投产就实现了全产业链的自动化操作。上午时段,工作人员认真进行设备检修,下午四点,车间设备开始自动化运行。云南宏泰公司副总经理苗勇波表示,2019年,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公司与云南省政府签订合作协议,203万吨绿色铝项目落地砚山。“5天完成项目用地预征、签约到投产不到一年时间,我们是带着‘阳极炭素—电解铝—铝水初加工—铝材精深加工—铝应用—再生铝’等一整套产业链而来的。”致力于推动云南绿色铝产业快速崛起,宏泰给出了十分的诚意。
云南富源今飞轮毂制造有限公司 供图
为什么选择云南?苗勇波直言:“云南丰富的绿色水电能源资源,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不断提升的优质营商环境。”
就云南宏泰落地的文山州而言,绿色铝落地产能占全省近一半、全国近十分之一,具有发展绿色铝产业的坚实基础和巨大优势。资源上,文山州已经探获铝土矿储量1.5亿吨,可开发储量1.1亿吨;区位上,文山州是云南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在能源上,目前文山州已建成永仁至富宁、通宝至砚山500千伏等骨干电网;建成新能源装机52万千瓦、在建223万千瓦……
在云南富宁产业园区的云南神火铝业有限公司,是首家省重点招商、自带指标落地云南的国有电解铝企业,2020年完成90万吨绿色水电铝项目建设。目前,园区引进了一批电池铝箔、高性能深冲铝板带及高端铝合金材料等精深材料加工企业,“绿色铝+精深加工”集群化布局加快了绿色铝产业园区成形。
云南创新合金有限公司 龙彦 摄
不仅只有文山州,在红河州泸西县产业园区,绿色低碳高端铝产业集群正在建设,云南宏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正在新建600kA plus电解槽,其能耗指标、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均领先行业10年,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节电500千瓦时/吨铝以上。193万吨低碳铝项目将拉动泸西产业园区实现原铝合金化率80%以上,预计实现年工业产值1000亿元以上。
在曲靖市富源胜境片区重点布局交通铝材,在沾益白水片区重点布局建筑铝材,目前,曲靖铝产业绿色化、规模化、高端化良好发展,基本形成了从原料、电解铝,到铝深加工、再生铝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
近年来,云南省绿色铝产业工业经济规模持续增长,在文山州、昭通市、曲靖市、红河州以及昆明市等水电资源丰富、原料来源稳定、产业政策优厚、配套产业设施完善的地区,一批又一批的国内铝工业龙头企业被引进来,一个又一个绿色铝项目正在落地和发展。
云南创新合金有限公司 龙彦 摄
目前,云南依托能源资源优势,以轻量化、智能化、高端化为方向,打造绿色低碳、集聚集约、链条高端、竞争力强的绿色铝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原料—电力—绿色铝—铝材精深加工—综合利用”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的新格局。
从有到优 全产业链加速壮大
砚山产业园区内,一辆辆装有庞大容量的铝水运输车辆有序行驶,电解铝车间生产出来的铝水被直接装灌进 “专车”里,经车辆专门运输送往中下游企业。
从技术创新“单飞”到紧跟“链主”抱团发展。作为年产120万吨铝合金棒项目的下游企业,云南创新合金有限公司距离“链主”云南宏泰厂区不远。“公司承接了园区内60%的铝水,因为与‘链主’无限靠近,我们的成本大大降低。”云南创新合金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云炉说道。
云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供图
从减少浇锭、运输、到溶解环节,通过启动机器直接倒入熔炼炉,从直供初加工到精深加工。“入驻园区、靠近资源,实现‘铝水不落地’全产业链循环,最大程度支持云南绿色铝发展。”为充分开展“链主”企业培育行动和延链、补链、强链行动,砚山产业园区累计招引山东创新集团、云南宏盛、云南凯隆、贵山铝业、滨运公司等26个绿色铝上、下游及配套企业项目入驻,推动铝水100%就地转化和铝材100%就地精深加工。
日趋完善的产业链背后,是云南走好绿色“铝”程之路的坚守。在昆明市寻甸县域范围分布着9家铝精深加工业企业,不管是重点发展铝型材、铝单板、再生铝、铝合金门窗等产业,还是发展铝板、铝模板、建筑铝材、光伏铝材等产品,云南都在扎实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致力于推动绿色铝产业从原材料向新材料提升、由材料向装备进军,形成一条价值链趋向高端、产品链趋向终端、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的一流高端铝产业体系。
云南亚其金属有限公司 供图
产业乘风而起,人才追风而至,经济迎风而上。目前,云南绿色铝产业不仅形成了相对完整、实力较强的产学研体系,培育了云铝股份及其下属企业等一批行业标杆企业,还拥有了昆明理工大学、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等一批国内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科研院所。近年来,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及人才队伍不断涌现,先后组建了高效节能铝电解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一批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平台,并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齐全、层次较高的技术人才队伍。
从山东、四川、河南到云南,再从云南到世界,云南绿色铝产业的后劲和潜力,都蕴藏在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庞大的消费需求之中。“铝制品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除了继续在交通、建筑工程等传统领域上扩量外,在新能源汽车及光伏领域的应用成为又一市场增长点。” 从第7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参展回来的马云炉说,铝合金棒材、铝合金导线以及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相关产品吸引了大批客户前来咨询、参观。
“我们将抓住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发展机遇,开拓更大市场,实现更大发展。”正如马云炉所说,云南绿色铝产业的前景未来可期。
且听风吟,静待花开,面向未来,云南绿色铝产业将沿着轻量化、智能化、高端化的路线不断巩固延伸,释放出更大的潜力和更加夺目的光彩。
策划:杨萍 张成
记者:龙彦
设计:解舒然
云南富源工业园:荒山里崛起的工业新城
人民网-云南频道
“以前是人迹罕至的荒山坡地,现在是车水马龙的工业厂区。”十年的艰辛奋斗,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工业园区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从单一产品到产业链布局,产业集群和价值洼地效应已经显现。
富源县工业园区是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的市级工业园区,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工业上山示范园区,是全省“10 50”重点园区,园区空间结构为“一园三片”,规划总用地面积为37.36平方公里,现有入园企业46户,201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3亿元。
2019年7月,入选成为云南省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20年3月,入选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铺平工业上山道路
2012年以后,享受了煤炭市场“黄金十年”的富源经济遭受断崖下跌,富源决心通过新型工业化战略,依托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对县内工业产业进行优化布局,对外加大招商力度,延伸产业链,提升工业产品附加值,切实打好工业经济翻身战。
为确保企业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该县坚持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和载体,不断完善园区规划布局、提升园区配套水平,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几年来,围绕建设现代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工业园区目标,已累计投入近9亿元,开山劈路,填沟平地,引水架电,举全力完成园区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区域全部实现“五通一平”。
随着一大批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园区供电压力加大。2020年3月,总投资2.06亿元的富源胜境220千伏输变电项目工程开工,项目建成投运后,将大幅提升园区供电能力,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为了构筑完善的运输网络,园区在现有铁路货场1个、物流企业3家、各类运输车辆500余辆的基础上,拟投资6.7亿元建设年吞吐量为500万吨的多乐铁路货场专用线及配套设施。
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为项目顺利入驻、达产、创效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引来外商企业入驻
针对某铝业33万吨绿色水电铝主要生产铝锭,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的状况,富源县立足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谋划新兴产业,确定了依托该铝业大力发展铝产业的思路。几年来,围绕构建“铝液—铝合金—铝加工”制造的产业链条,到全国铝加工制造下游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精准招商,截至2019年,已引入某轮毂制造有限公司、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多家铝加工制造企业,实现铝产业工业产值64.37亿元。
“有了产业链,富源不会再卖铝锭了。”到园区参观过的上级领导都有同样的感触。
为了加快集群发展,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富源县在服务好落户企业的同时,把目光聚焦到朋友圈、客户圈,充分了解关联产业、合作企业,通过他们向外界“以身说法”,以商招商,几年间已累计介绍47户企业到富源考察洽谈,其中签约项目7 个、落地项目5个。
提升企业服务档次
“千辛万苦招进来的企业,决不能让他们当短暂过客,必须优化服务,通过情感留心留人,确保企业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对于引入企业,全县领导干部的想法做法始终保持高度一致。
在服务企业上,该县主要领导带头对招商项目、在建项目实行挂钩包保、一对一上门服务,避免中间环节出现梗阻、拖延现象,提升了项目落地推进效率。
2017年,在浙江今飞年产500万件汽车轮毂项目建设期间,因园区道路建设和天气原因,企业职工不能下山买菜做饭,该县立即组织为企业配送肉类、蔬菜等,为他们解决了生活困难问题,确保企业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抢进度。最终,该项目仅用10个月时间就完成建设,创下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富源今飞速度”。
2018年8月,富源今飞产城融合示范园项目开工,项目建成后可解决园区企业员工住宅、医疗、就学等问题,确保企业员工安心工作。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该县分管挂钩包保企业的领导和卫生部门主动上门服务,通过做实防控物资保障、安全生产检查、员工招聘“三做实”和协调缓解企业融资困难、开通出口产品绿色运输通道、帮助企业争取铁运价格优惠“三协调”,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防控物资紧缺、工人不足、物流中断、缺少周转资金等难题,全力保障企业疫情防控无漏洞,复工复产后正常运转。到目前,园区企业复工复产达100%。
开启循环经济模式
“凡是高污染项目,我们一个不要。”
在选商招商时,富源县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降低招商标准,严把选商招商准入关,在投资规模、污染排放、节能降耗等方面作出硬性规定。
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该县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以氯、氢化工产业链为主线,有机无机相结合,开发高科技下游产品,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形成精细化工循环利用产业集群。
2020年3月,总投资10亿元的富源锦鸿年产30万吨再生铝资源项目开工建设。与该项目同期开工的还有,总投资20亿元的富源彩云南年产20万吨氯酸盐20万吨双氧水精细化工循环产业项目和总投资1.2亿元的富源誉天年产10万吨无机高分子絮凝剂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0余亿元,实现利税3亿元以上。
到2025年,力争引进企业15户,开发维生素中间体正丙基二氧七环、四甲基呱啶酸等高附加值产品10余个,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到2030年,实现精细化工产业产值100亿元以上,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
从荒山坡地建工厂到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富源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富源工业经济发展的“顶梁柱”。
站在新起点,富源工业园区必将以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姿态奔向未来,拥抱新时代。(郭燚 邓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