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航地产“卖子”不成,净利连续三年下滑,物管毛利率远低于同行-中航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在地产行业聚拢效应益发白热化的当下,央企中航地产的处境略显尴尬。不仅因上海中航城股权转让推迟导致净利润大幅下跌,其卖力吆喝的物业管理服务增色见效之速也十分缓慢。...

在地产行业聚拢效应益发白热化的当下,央企中航地产的处境略显尴尬。

不仅因上海中航城股权转让推迟导致净利润大幅下跌,其卖力吆喝的物业管理服务增色见效之速也十分缓慢。

日前,中航地产发布2017年年度业绩,其

各财务指标明显下滑

。2017年中航地产实现营业收入58.93亿元,同比下降6.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1亿元,同比下降6.74%;其中,房地产开发业务营业收入为28.0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6.01%。

这样的业绩表现,虽在意料之中,但无疑给去年才上任的中航地产董事长石正林泼下一盆冷水。

“卖子”不成

2017年8月7日,石正林代替肖临骏,走马上任中航地产董事长。

就如中航地产在财报中所述,由于战略布局出现失误和投资过热的商业地产,外加为响应国资委的“瘦身计划”,不断“卖卖卖”,中航地产归母净利润连续两年出现下滑,业绩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2014-2016年,中航地产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93亿元、4.01亿元和1.61亿元,同比下滑幅度分别为18.53%和59.77%。

如何迅速摆脱困局?一直浸淫于物业管理行业的石正林只能丢车保帅、卖子求生,声称“向存量资产经营管理方向转型”。

2017年12月20日,中航地产公告称,公司以10.64亿元的总价将旗下中航城置业(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航城”)100%股权转让给深圳市卓越不动产投资有限公司。

紧接着,中航地产于1月底发布业绩预增公告,称公司2017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4亿元-5.1亿元,同比上升172.63%-216%,

转让上海中航城系其归母净利润预计大幅提升的重大原因

然天有不测风云。

3月9日,中航地产一份

《2017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使得“卖子”计划破灭

。该公告显示,由于上海中航城股权变更登记手续未能如约完成,故中航地产2017年归母净利润修正为同比下降0%-16.35%。

有地产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中航地产目前致力于聚焦物业资产管理服务,但其逻辑与市场上做得较好的物业公司截然不同。“比如说

万科物业、绿城物业等,其扩张逻辑为一面依靠自身庞大的物业基础,一面向外承揽业务或是收并购。但

中航地产却反向剥离地产业务,其目的应该是在‘保壳’。

物管毛利率低下

聚焦于物业资管服务的中航地产,其

盈利能力与同行一比,高下立显

中航地产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物业管理业务实现营收28.67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不到一半,对净利润的贡献近五分之四。

然而,占净利比重如此之大的物管业务,其2017年毛利率仅为10.55%,虽较2016年同比上升0.18%,但

仍远落后于同行业

全国物业管理协会报告显示,2016年,百强物管公司住宅平均物业收费 2.24 元/平方米/月,平均毛利率为 20%,十强企业平均毛利率可达 25%。

也就是说,

航地产物业管理业务的毛利率刚及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

《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中航地产有

部分物业管理业务

实行包干制,或是其毛利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中航地产2017年年报显示,其天津分公司与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存在一笔金额为453.91万元的关联交易,采取的服务方式即为包干制。此外,有

大量子公司与中航集团的关联交易中,

服务方式为包干制和酬金制混用

包干制是收取所有的物业费后,再由物业公司承担管理支出成本

因此毛利率水平较低

。以主要以包干制入账的中海物业2016年数据为例,其物管毛利率为13.6%。而酬金制的收入不考虑成本和费用的支出,收入金额即为营业利润,毛利率为 100%。

公开资料显示,中航地产成立于1985年,1994年在深交所上市,是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央企上市公司。

“四不像”的物管

目前,

中国的物业管理公司按照公司性质分类可以分为四类

:地产开发商子公司、独立物业公司、房管所转型物管公司和自治型物业公司 。

这四类中,地产开发商子公司占比超过80%,代表公司有万科物业、绿城物业等。独立物业公司约占10%,彩生活以及长城物业为此类公司代表。剩下的房管所转型物管公司及自治型物业公司各占不到5%。

而正

在持续剥离地产业务的中航地产,成了物业管理行业里的“四不像”

2016年底,中航地产以20亿元的价格,将旗下的九个项目打包出售给保利地产。2017年,中航地产又出售上海中航城100%的股权和深圳市深越联合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深越公司)27%的股权。

截至2017年底,中航地产的房地产业务收入仅占总营收的47.65%,其“地产”之名已逐渐淡去。

与此同时,中航地产为净利润贡献近五分之四的物管业务,又多倚赖与“中航系”公司的关联交易,故无法划归为独立物业公司,房管所转型类或自治型物业类更是谈不上。

回看过去一团乱麻,遥看未来仍是“雾里看花”。

中航地产披露的2018年经营计划显示,其需“进一步明确各业务平台商业模式,

完成业务模式梳理

”,并“根据调整后的战略方向,梳理组织管理,重塑组织能力”。此外,就是

继续出售及转让非战略性资产

而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对媒体表示,目前,很多大型房企都有物业管理业务,而且水平也很高,

相较于大型房企的竞争优势,如果中小房企没有足够的经验、人才、资金量以及良好的市场口碑,即便向物业管理业务方向倾斜,未来也会面临重重挑战

在物业管理行业已成一片红海的背景下,“四不像”的中航地产将以何竞争优势突出重围?

对此,中航地产相关负责人表示不方便回复记者,而其年报中一句“探索公司转型后的新模式及新的利润增长点”隐约透露出,中航地产或许也不知该问题的答案。

记者 冀鹏茜

欢迎关注、投稿、爆料。

flexpoint

影像测量测试仪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服务好

上一篇: 【推荐】中航国际海外抗疫在行动-中航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断合作
下一篇: 【推荐】中航地产净利预告由同比增长172%修正为下降16.35%-中航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