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沈怡然
2016年11月7日,中航动力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00亿元。这是自企业变更实际控制人后,首次进行的大型资本运作,本次10名定增对象多为国资背景,其中认购金额最大的一位,是该公司新任实际控制人中国航发。
公司披露的定增预案显示,10名定增对象中,包括中国航发、陕西航空产业集团、贵州产投、中航基金及中车金证等,其中中国航发拟以现金45亿元认购1.40亿股,该公司在两个月前成为中航动力新任控制人,而公司的组建,是为响应国务院实施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所作出的战略部署。
作为发动机行业龙头,正值市场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中航动力被国家队寄予无限希望。
中国航空制造业在发动机制造上对“短板”存在已久,随着“两机”专项实施在即,国家对航空发动机对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拐点来临,发动机市场将迎重大发展。据招商证券分析,未来20年中国将在发动机领域投入多达3000亿元;海通证券也表示,2014年-2033年我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市场总需求合计超2万亿。
中航动力的发动机研发历程由来已久,现已具备全种类军用航空发动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资质,并集成了我国航空动力装置主机业务的几乎全部型谱。刘云龙曾在接受《经济之声》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组建的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下,中航动力或许是最核心的上市公司平台。
但不可忽视的是,公司的高负债风险亟待解决。
公司季报显示,截止 2016 年 9 月 30 日, 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 63.80%,已高出中航系其他公司平均水平16.17 个百分点。公司解释,这是由于前期研发和后期制造上,对资金有较大规模的需求所致,公司目前主要通过银行贷款等债务融资方式解决资金需求,
在新的发展机遇期,传统流动资金来源无法满足未来的业务增长需求。定增预案显示,本次非公开发型募集资金总额中,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拟将66亿元用于公司本部及下属子公司偿还金融机构借款本息,剩余部分用于公司本部及下属子公司补充流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