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差距究竟在哪里?邱震海教授曾说过:中国是在14亿人中选人才,老美是在70多亿人中选人才!中国无法留住人才!
中美差距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许多人都有自己的解读。邱震海专家就曾犀利指出:
中美差距问题关键在人才。
在邱震海专家的观点里,人才的短缺是中国科技与美国有差距的根本原因。中国的人才来源基本就是本国14亿人口,而美国的人才来源范围却是包含了全球各国,基数多达70亿之多,光这一点与中国就有5倍之差。
另外最重要的是,美国对各国人才的吸引力几乎位于世界首位。不论是对人才的培养、对科研的经费投入,还是对人才的福利待遇、晋升机制等,美国都做得很好,所以才会吸引那么多人才都“向美而行”。别的不说,据统计,我国最高学府清华北大每年都有超过十分之一的毕业生流向美国硅谷,这些人都是生物科学、计算机等领域未来的中坚力量。说的不好听一点,清华北大仿佛就是美国的“黄埔军校”,为美国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接受了高等基础教育的人才。
听起来有些难受,但这确实是现实存在的问题。举个具体例子,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说过许晨阳,他是曾经被称为数学天才的北大高材生,从小就展露了非凡的数学天赋,年纪轻轻被保送北大,在北大深造后继续去美国留学,学成归国后回到了北大任教,在职期间斩获多项国际大奖,荣誉加身。
到这里是不是还有些许励志热血?但遗憾的是,许晨阳在北大任职六年后选择了离开,接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橄榄枝。世人不解,问他为什么会作出这个选择,他回答:在中国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他一开始也是抱着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回国任教的,可是六年时间里,他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学术圈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风浮躁不端正,即使是北大这样的顶级学府,学术环境也不纯粹,对于认真搞学术研究的人很不友好。
许多人认为他是经受不住资本主义的诱惑才选择离开,但不可否认,他提到的国内学术圈的问题确实存在。近几年,国内各种学术造假、论文造假的丑闻层出不穷,各个高校管理方面也问题频出,科研经费投入还是太少,科研人才的薪资待遇也有待提高,种种问题不在少数,每一个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但别灰心,也别失望,我们需要看到国家一直在作出改善国内科研环境的努力,以及优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国内还是有不少科研人才在坚守。
中美现在存在差距,这个问题不能否认,也不该否认,我们不必羞于承认,大方地正视目前的不足,才能有下一步的改进。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通过国家的努力,假以时日,我们会一点一点缩小这个差距,让我们的人才不会再出走他国,甚至相反,我们会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来华,在不久的将来,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