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美对决:美国为何频频出手,不择手段打压中国?-2009年北京gdp多少

2023年7月6日,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抵达北京,开启了她的...

2023

7

6

日,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抵达北京,开启了她的访华之旅。

当然,这次访问远不是普通的一次外事活动,而是美国自贸易战开启以来,少有的对华示好举措,此次访问也是想要同中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

4

天的以

中美双方互利共赢

为目的的访问结束后,结果是否达到预期尚待讨论。

耶伦此人算是美国政党中的

鸽派

,对华持友好态度,

在访问过程中也提出了“与中国脱钩是美国的灾难”等言论,积极主张中美贸易的良性发展。

这些话明确在向中国示好,在强调中美贸易潜力的同时又对未来有所展望,这是否就意味着中美关系从此走向和平?

首先,耶伦不能完全代表着目前美国执政党(以拜登代表的民主党)意见,美国新一轮的对华政策也尚在商讨中,

虽然中方有所希望耶伦回国后能让对华政策有所缓解,但实际能达到的效果却无法预测。

此外,在此次访问中,耶伦一些话语表示,中美的竞争不可能一下子消失,而且之后可能还会触碰到中国底线,她希望中国能够不过多计较此事,并尽量在

竞争

中保持克制,避免全面爆发冲突。

这样带有威胁的话语让人好感尽失,我国也再次重申,中美关系良好发展的基础是互相尊重,

而此次外事访问最终结果只能打上一个问号,中美未来走向如何,不禁让人深思。

在美国频频对华出手的前提下,中美关系的问题到底何处来?何处去?本文逐一分析。

建国以来不断的矛盾

中美矛盾似乎是伴生而来,

1949

年,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被击退,退守台湾,美国遥控亚洲的战略规划也随即宣告破产,

但美国政府并不死心,接连借助韩国、印度、越南等发动战争,想要打击中国发展,却一一失败。

冷战时期,意识形态差异成为各国斗争的缘起。我国一直秉持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基本原则,不与别的国家发生直接冲突。然而美国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大肆打压,其中也包含对我国的压制。

到了上个世纪后半段,中苏关系恶化,换来了中美关系难得的蜜月期。但基于美国战略规划以及我国所处重要国际位置,中美矛盾是不会简单的因苏联而消除,所以在冷战结束后,双方矛盾冲突又开始不断产生。

中美双方的矛盾除了上述所说的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等问题,

一面是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一面又因为美国国内发展出现的自生矛盾。

首先,近四十年,我国发展速度举世瞩目。在优秀的政体以及踏实肯干的人民双重加持下,我国逐渐摆脱穷苦面貌,在国际赛道上不断缩小与其他国家的差距。

在美国眼里,此举不仅是对它

霸主

地位的挑衅,也意味着我国想要与其争夺资源、话语权。

于是,美国接连对华采取制约政策,但好在我国应对有加,坚持独立自主发展,最大化地减小了美国的影响。

反观美国这边,内部矛盾不断增加,自

911

事变后又遭遇金融危机,领导人擅自发动中东战争,大量损耗国力,一系列事件使其经济问题越发严重。

为缓解此问题,自小布什以来的美国历届领导人,选择先从提升国债开始。

2001

年至

2009

年,小布什政府将美债从

5.67

万亿美元一路推到

10.6

万亿美元,之后奥巴马更是把美债推到了不敢相信的

19.9

万亿美元,

这些债务无法自行偿还时,美国政府开始将压力转移到国外,矛头直指快速发展的中国。

从美国的角度看,

内忧外患

双重压力下,不得不转变原有的发展规划以及国际战略格局。不管美国遭受多少问题,我们不能否认,它依旧是世界第一大国,它的战略转型直接影响世界格局,毕竟美元是最重要的储备货币之一。

从中国的角度看,经济发展受到世界第一大国制约,发展速度被迫降低。

从贸易战说起

2018

3

22

日,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突然宣称要对中国进口加征

500

亿的关税,此举也是正式打响

贸易战

第一枪。我国政府以及企业可谓是措手不及,我们第一反应不是怎么应对,而是特朗普为什么要做这件双

的事。

贸易战直观体现是限制中国对美国出口

,在美国政府看来,中国出口的商品物美价廉,抢占了市场份额,导致美元外流,贸易逆差,

而且,美国政府认为中国政府对企业的补贴是贸易保护行为,是违反国际法律规定的。

然而实际上,美国此举却导致了国内物价上涨,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有意识忽略这点,在对华贸易战开启的同时,又提出

美国优先

、“保护主义”等反全球化的理论。

随后,美国又对中国输出美国价值

3600

亿美元的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并扬言

贸易战好打且容易赢

”,

特朗普下令封锁中国技术,想要在多个领域阻止中国发展,对此我国接连在对外发布上向美方提出质询以及坚定自己的态度。

即使在特朗普如此荒诞的操作下,

2018

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仍然达到了

3233.2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17.2%,

虽然不得不承认我们经济也的确受到不小的影响,但相比之下,美国此举既没达到遏制中国、转移内部矛盾的目的,反而对自己的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这样力求双

的行为让人觉得可笑。

不过,

要想从更深层次角度理解美国贸易战的底层逻辑,要回溯到资本主义发展本身的矛盾。

资本主义发展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特朗普发动贸易战,打着保护就业、国民利益甚至国家安全的口号,其实际是想保护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保证其资产稳固,地位稳固。

我国领导人最初面对美国行为,

从马克思理论出发,将贸易战视为一种机遇,不断推动我国产业链转型,由低端向高端推进。

从官方数据来看,

2021

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达到

3965.83

亿美元,我国所采取对策卓有成效,让我们在这场大风暴里损失最小,且力图谋求发展。

2020年9月15日,WTO作出裁决,认定美国发起贸易战这种行为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当时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贸易问题专家鲍恩称美国此举是“流氓行动”,美国国际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协会给美国商务部写信说,

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企业是我们的大客户,美国的制裁使他们客源锐减。

作为手机芯片巨头高通,2020年全年至少损失80亿美元,对华出货量比2019年减少了48.1%,市场份额从37.9%跌倒25.4%。

2022

10

10

日,美国《国会山报》发表文章说,对华关税在经济、政治和法律上都失败了,

这场持续四年半的中美贸易战,失败的苦果最终由美国吞下。

该报提出数据,美企在贸易战中丧失了

1.7

万亿美元市值,失去了近

25

万个就业岗位,每个家庭年均开支增加了近

1300

美元。

然而实际上,贸易战下没有胜者,中国在此期间也产生了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投资环境不断恶化、市场风险加大等诸多问题,

另外,当今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美两国的参与,

如果双方长期以竞争态度相待,无论对自己,还是对整个国际社会,都是一种损伤。

而且直到今日,在耶伦友好访华后,贸易战也没有完全结束,

美国对我国一些企业的制裁仍在继续,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知何时终止。

双方主要矛盾

贸易战在美国特朗普、拜登两任领导人的带领下愈演愈烈,从最开始的征收关税,限制出口逐渐发展到全方位、无死角的打压,涉及到科技(

5g

、芯片、大数据、航空航天、超级计算等)、舆论、生物等多个领域。

此不遗余力的

进攻

,不禁让我们思考,中美双方主要争的是什么?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大势,中美所争的就是数字经济。

美国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率先登陆上了计算机与互联网这个新兴产业的大火箭,

给当时本就如日中天的美国又带来了巨大的繁荣与饱满的活力,也因此在

2000

年美国

GDP

占比达全球的

30%

,财政盈余高达

2370

亿美元。

快车道

不断行驶的过程中,美国历届政府对经济发展拥有极强的敏锐度,美国作为互联网的发源地,本就拥有众多的科技巨头和创新企业,如谷歌、苹果、亚马逊等,这些公司在全球数字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让美国政府意识到,抢占数字经济市场的重要性,

然而,

中国在经过二十余年的跌宕起伏发展后,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

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创新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

本来中美双方处于合作和竞争交相出现的良性竞争中,然而美国发觉中国发展速度过快,不仅在移动支付、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且正在加大在高科技领域的投资和研发,这让美国

慌了神

良性竞争也就变成恶性打压,除贸易战外,还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对中国不断发难。

美国认为中国数字经济企业的影响不仅是技术经济层面,也涉及到文化领域,于是美国对以

5g

为核心的相关技术进行对华封锁,并在国内宣称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发展会影响到美国国家安全,渲染

中国威胁论

除了中国快速发展以外,

中美数字经济合作中长期以来存在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数据流动与隐私保护问题。

由于双方技术和政策方面存在差异,在这一问题上一直难以达成共识,为双方沟通又添加了一层壁垒。

实际上,中美数字经济只有坚持互利共赢的前提下,

开展良性的合作竞争才能真正促进技术发展,对全球经济和国际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当然,以上是从经济角度出发,如果涉及到领地、主权等政治问题上,我国是不可妥协不可让步的。

近几年,美国对台湾地区试图采取一些行动,动摇“一个中国”原则

,在此问题上,我国明确态度,是也没有商量余地的,也就没有在此进行过多讨论。

结语:

自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露头角后,中美关系就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历届美方领导人对华政策在细节上有所差异,但

总体上却都是制约为主,把中国当作其发展的敌人,可中国的发展是历史大势,是不可阻挡的。

回到文章开头,耶伦访华确实带着示好的信号,中方代表评价此事件是坦诚、务实且具有建设性的,中美双方的冲突仍在,力求一次性解决总归不切实际,但在整个过程中,尽可能用对话沟通的方式减少对立,促进合作,不妨是一个更好的未来愿景。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在一次聚会上说到,对待文化,应该做到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不仅文化,此真言用到国际关系上也同样恰当。

美国如果能领会到这点,双方的冲突也会大大减少。

美国频频出手,不择手段打压中国的行为是出于多方面的原因,

然而,这种做法无疑会加剧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不利于两国的合作与发展。

我们当然不希望迎来所谓的

中美决战

,只有积极合作,才能面对全球的诸多挑战,大家一起缔造世界和平,不论未来如何,我国都会做好迎

和共同发展的双手准备。

光学影像测量仪

影像仪器ogp

3次元测量仪

光学测量仪

上一篇: 广发银行提现手续费和利息广发银行取现手续费和利息
下一篇: 【推荐】中美差距不断扩大!GDP差距7.5万亿,真相是:美国水分太大了-中国GDP是美国多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