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产业发展近十年,满足需求侧的找桩难、供给侧的盈利难的困扰始终伴随着行业的发展而存在。
“新基建”的东风让充电市场的投资变得更加的火热。依据北京市6月10日发布的《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三年内北京将新建不少于5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如何科学的匹配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如何合理的规划场站建设是充电桩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创科技e充网自2015年起,自研并建设了多个政府级“充电设施管理服务平台”及“新能源车、桩一体化监管平台”。深知困扰运营企业、车主的问题,乃至随着充电桩的智能化数据终端定位,未来智慧城市规划、电网互动以及行业管理等所面临的挑战。中创科技e充网从2018年着手大数据的算法研究及数据价值应用,发挥车桩数据的融合优势,对算法的不断修正。最终,率先在北京落地了“北京市海淀区社会公用充电设施建设规划”项目。
该项目基于停车场特定区域,对海淀区全区停车场进行充电设施的规划布局。规划以“提升用户充电便利化、运营企业利益最大化及服务半径最优化”为目标。大数据算法主要以高斯混合算法、整数规划算法及ARIMA模型为主。同时,结合了样本调查及实地走访。
建站模拟规划
此外,除了对新建充电场站提供建议,e充网还可以对已经建桩的充电场站提供改善或升级建议,帮助充电设施场站进行改造升级或设备调配等,优化布局、提高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