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及强,中国市场不再是“十里洋场”,更不是“冒险家的乐园”,“二进宫”难成功的规律,正在一一应验。标致、菲亚特、Jeep这些“二进宫”的品牌,在经历了蹉跎和消磨之后,很难重获消费者“芳心”, 此前失败的经历会给品牌带来巨大创伤,重塑消费者和经销商的信心也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而错失的市场机遇更是无法弥补。
2019年刚刚过去,车市整体下行的趋势再次伴我们匆匆走过了整整一年。对此,业内普遍认为,“寒冬”还将持续3-5年时间,而新一轮的行业洗牌已然开启……
在此背景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特别选取了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企业,进行案例分析。他们之中,既有自主品牌,又有合资企业……无一例外的是,面对当前的“大浪淘沙”,这些企业都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发展、甚至是生存问题。我们期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探寻问题根源,总结经验规律,以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今日推出本系列原创稿件的第八篇,探讨三个在中国市场“二进宫”的品牌,缘何依旧徘徊在主流之外,甚至面临再度退出的历史宿命。
30多年来,随着合资模式的运转,中国市场吸引着几乎全球车企同场竞技。在中国车市产销不断刷新纪录的同时,也有过退出后又返回的汽车品牌,这也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独特的风景线。综合来看,因为错失了历史机遇和品牌信誉,“二进宫”的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举步维艰。
广州标致曾经是最早一批的合资企业,1985年3月成立时,恰逢中国汽车合资的第一波浪潮,也为广州汽车在全国的轿车规划中争得了重要一席。1989年,广州标致开始生产标致505系列轿车。凭借之前组装的产品,广州标致已经获得市场一定程度的认可。
Jeep自由光历年销量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制表
总结来看,标致、菲亚特、Jeep这些“二进宫”的品牌在经历了蹉跎和消磨之后,很难重获消费者“芳心”, 此前失败的经历会给品牌形象带来巨大创伤,重塑消费者和经销商的信心也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而错失的市场机遇更是无以弥补。
“大浪淘沙,品牌选择市场,也要适应市场。要么是成本优势、管理优势,要么是品牌优势、技术优势。相比之下,如果都是短板,撤出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但回归很难再掀起大风浪。”赵岩说到。事实上,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及强,中国市场不再是“十里洋场”,更不是“冒险家的乐园”,“二进宫”难成功的规律,正在一一应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