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沙发床垫别乱扔 可预约上门回收2、惊险搅拌车冲下立交桥接下来这一幕让人动容……3、日处理旧床垫旧沙发300多件,番禺区废旧家具回收拆解处理中心正常运营
沙发床垫别乱扔 可预约上门回收
广州市供销社投资建设的全市首个低值可回收物循环经济产业园。
形象统一的“两网融合”点。
“双11”刚过,等着拆快递的各位是否清楚堆积如山的快递包装物会怎么处理?“小区不准乱扔、收买佬不想要、环卫车拉不走”的废旧沙发、废旧床垫该怎么回收?如何让垃圾变废为宝,一直是广州供销再生资源人一大工作使命。
记者获悉,近年来,广州供销社充分发挥长期经营再生资源的传统优势和遍布城乡的网络优势,组织市、区、街镇三级供销社和下属企业积极参与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特别是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处理工作,将分类出来的废玻璃、废纸、废塑料、废旧纺织品等废弃物经过加工处理,成为再生资源材料,供应给生产企业投入再生产,实现废物到资源到产品的循环利用。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自营、合作或管理的各类再生资源回收站点2604个。今年1~10月,供销社系统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350.1万吨,其中低值可回收物回收量约169.4万吨,处理大件垃圾约104.8万件。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涂端玉
大件物品不用愁 预约回收可上门
“我在小区业主闲置群里发布消息问废旧床垫有没有人要,结果发现大家都不要,我自己扔又扔不出去,也不想扔在街上被街坊们骂。还好有了‘穗回收’,可以废旧物再利用,哪怕我出点人工搬运费也是好事一桩。”刘伯告诉记者,他还将这个消息在业主群里扩散开来了,为的就是劝大家别偷偷扔沙发——别到时候闪着腰还不环保。
针对大件垃圾回收难的问题,市供销社开发了“穗回收”小程序,大件家具、废旧家电、3C产品,以及满10kg“玻金塑纸”和废旧衣物等可回收物,都可以通过小程序下单。平台收到订单后,会根据居民需求就近向收运人员派单,并与市民沟通确认后,提供预约上门回收服务,极大方便了市民群众。
市供销社下属全资企业绿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穗回收”信息平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项服务今年开始试运营,目前覆盖了好几个区,我们正加紧链接社会资源,争取在全市推广。”
据了解,大件垃圾目前只作拆解利用,回收、搬运、拆解处理成本较高,根据物品重量、楼层、体积等情况,居民需要支付一定费用给回收人员;而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废旧家电、废纸、废塑料等可回收物则会按市场价格支付给居民一定费用。据介绍,除了为居民提供预约回收服务,“穗回收”平台也为回收人员和企业提供订单分流、指挥调度、智慧物流等对接服务,促进回收企业提升转运效率和规范管理水平。目前“穗回收”信息平台累计注册用户54.3万人,今年1-10月新增用户数约5.4万人。
“两网融合”新形象 回收也有新时尚
实际上,过去的再生资源回收站也就是俗称的“废品站”,要么占道扰民,要么物品堆放杂乱无章,有的甚至就地拆解、造成二次污染,市民意见很大。今年,记者发现,广州街头巷尾出现了一些新景观:一边是环卫驿站,环卫工人可以在这里歇歇脚、喝口水;一边是资源回收站,可以随时收集环卫工人作业中收集的废纸、废塑料等物品,也可以按市场价接收居民交投过来的可回收物。这里空间不大,但制度上墙、明码标价、分类清晰、摆放有序,服务人员统一着装、文明有礼,颇受街坊们的欢迎。
据了解,这是今年广州重点打造的“两网融合”点,通过将环卫收运网和再生资源回收网在物理空间上毗邻设置,让居民交投便利,让两网衔接顺畅。今年初,市供销总社从社有资本收益中安排专项资金先期建设了5个市级“两网融合”示范点,随后城管部门联合街道利用存量公房、桥下空间、公厕、环卫站等公共用地场所,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建设这种新型的两网融合点,建成的资源回收站交由供销社统一运营。
目前全市已建成428个两网融合点,部分资源回收站已经投入运营。新的资源回收站,按照“小设施·大师作”的理念建设,形象统一,色彩靓丽,方便群众之余也促进了垃圾收运和再生资源回收的有效衔接,提高了可回收物收运效率。除了新建的资源回收站,有些社区还出现了智能回收箱,在资源回收站不营业的时候,提供24小时便民服务。市供销社正积极与各区对接,按“整区移交”的原则加快接收资源回收站,让更多市民享受到更便利的回收服务。
城市垃圾变矿产 加工处理是关键
垃圾分出来,无论堆放在哪儿始终还是垃圾,只有经过加工处理之后,垃圾才能变成资源。
供销社在回收端做好与生活垃圾分类对接之后,把更多精力投放在再生资源的加工处理环节。2020年,市供销总社在番禺会江建设了全市首个低值可回收物循环产业园(一期),引入废纸、废塑料、废旧纺织品、成型生物质燃料、涉敏档案销毁、废旧家电、再生棉等7个项目,年回收处理量10万吨。
此前,为解决大件垃圾痛点难点,市区两级供销社分别在海珠、天河、增城、白云、花都、黄埔等区建设了6个大件垃圾拆解中心、2个废木处理中心、1个废塑料处理中心、1个废玻璃处理中心。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市再生资源加工处理能力与广州城市发展需求以及人口规模还不匹配,我们正积极与有关区政府对接,谋划建设若干个再生资源加工处理项目,扩大产业园加工处理规模,满足兜底加工处理全市低值可回收物的需求。”
全市供销社系统正上下一盘棋,以“两网融合”资源回收站为切入点,以社有企业为主体,以“穗回收”平台为手段,按照“统一形象、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的要求,把各类再生资源,特别是市场不愿意回收的低值可回收物,集起来、分开来、加工好,努力促进低值可回收物“兜得住、能处理、可再生”。未来,市供销社则将进一步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通过集中加工处理让更多城市垃圾变身“城市矿产”,为建设“无废城市”贡献力量。
“穗回收”
小程序回收流程
针对大件垃圾回收难的问题,市供销社开发了“穗回收”小程序。目前“穗回收”信息平台累计注册用户54.3万人。
回收
大件家具、废旧家电、3C产品以及满10kg“玻金塑纸”和废旧衣物等可回收物,都可以通过小程序下单。平台收到订单后,会根据居民需求就近向收运人员派单,并与市民沟通确认后,提供预约上门回收服务。
费用
大件垃圾目前只作拆解利用,回收、搬运、拆解处理成本较高,根据物品重量、楼层、体积等情况,居民需要支付一定费用给回收人员。
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废旧家电、废纸、废塑料等可回收物则会按市场价格支付给居民一定费用。
惊险搅拌车冲下立交桥接下来这一幕让人动容……
8月23日,
广州番禺区大北路机电山庄立交桥,
一搅拌车行驶中
突然冲下立交桥匝道
坠落到地面上,司机被困。
附近一对热心父子和
多名外卖小哥发现后,
第一时间冲到现场营救司机。
据了解,司机被救出后,
慢慢恢复了意识
救护车也很快赶到
将司机送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当时空气中都是柴油味!”
“司机是我们近10个人从驾驶室救出来的,年约30多岁,没有生命危险。”广州市友平废旧物资有限公司的经营者江友平告诉记者,他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救人的。据了解,其废旧物资回收店离货车坠落地点的直线距离不到几十米。
当天上午11时50分左右,江友平和儿子江明政正在回收店门口整理废旧物资,突然路边传来很大的响声,原来是一辆混凝土搅拌车从立交桥上坠落下来。
参与救人的“老江”江友平
“我看着混凝搅拌车从立交上掉下来的,先是后面的罐体落下,后来车头在空中转了一下,砸在罐体上。”江明政告诉记者。
“当时,空气中弥散着浓重的柴油味。刚开始有点担心,不敢靠近。这时候,我看到几名外卖小哥跑了过去,也就跟了上去。”江明政说。
热心街坊齐力救出被困司机
外卖小哥陈先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救人。他告诉记者,当时他和七八个同事正在餐厅门口等待送外卖,听到一声大响后,发现是一辆混凝土装运车从立交桥上坠落下来,大家赶紧跑到现场救人。
“我们用剪刀剪断了系在司机身上的安全带,从驾驶室挡风玻璃窗把司机救了出来,救人过程就只有3~5分钟。”陈先生说,司机刚被救出来时,意识不是那么清醒,头部和手臂有轻微皮外伤,过了约10分钟后,司机的意识就比较清醒了,司机还叫他帮忙找手机、打电话。救护车赶到现场后,司机被送往医院诊疗。
救人父子说:“救命最要紧”
“刚开始,被救出来的时候,司机脸色煞白,休息了一会后,脸上才慢慢地有了血色。”江明政说,看到司机苏醒了,自己吊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立交桥匝道有数米高,混凝土搅拌车本身非常重,从高处坠落危险很大。回想起事发过程,江明政认为是车头落在罐体上然后再落地,有了一个缓冲,才让司机受伤不太重,“如果是车头先坠落,不堪设想。”
据了解,江友平、江明政是湖北孝感人,来番禺市桥做废品回收生意有四五年了。“看到这种情况,相信谁都会出手施救,救命最要紧!”54岁的江友平说。
谢谢你们
毫不犹豫出手相助的广州人!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通讯员 王汉文
来源: 广州日报
日处理旧床垫旧沙发300多件,番禺区废旧家具回收拆解处理中心正常运营
疫情期间,居民产生的废弃家具会不会难处理?昨日,记者从番禺区环卫处获悉,疫情期间,番禺区设置在火烧岗垃圾填埋场、石碁镇凌边村、大石街会江村的大件家具回收拆解处理中心一直正常运营,日处理废旧床垫、沙发等300多件。
3月9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石碁镇凌边村的原美洁环卫厂内,看到一间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厂房内堆放着废旧的沙发、桌椅板凳等家具,身穿工作服、戴着口罩的环卫工人正在对这些废旧家具进行分拆,将分拆下来的木料、弹簧垫和布碎、海绵等分类堆放在一起。在另一间厂房内,是专门拆解废旧床垫的场所,环卫工人将已从旧床垫上拆解出来的布碎、海绵装上垃圾压缩车。
据区环卫处的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凌边废旧家具回收拆解处理中心主要是面向周边石碁镇、石楼镇、化龙镇、新造镇、大龙街等镇街的旧家具回收处理。拆解出来的木料、弹簧等,由区供销社系统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回收;拆解出来的布碎、海绵等低值物品,当其它垃圾处理。疫情期间,该中心一直正常运营,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区环卫处每天要对作业场所进行消毒,对进场作业的环卫工人开展防疫知识教育,量体温、配发口罩和手套。
因受疫情的影响,从各镇街运送来的废旧大件家具的数量还不是很大,目前,上述三个废旧家具回收拆解处理中心平均每天处理旧床垫约200张、旧沙发约150张。此外,地处凌边村的区建筑废弃物消纳场已具备运营条件。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肖桂来 通讯员 王汉文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李波 肖桂来 通讯员 王汉文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李凤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