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一起露营吧》动吃挑战趣味升级 王源杨迪陈伟霆等加盟2、看,古都南京的新活力3、扫码授权潜藏安全风险 别被“免费扫码”忽悠了
《一起露营吧》动吃挑战趣味升级 王源杨迪陈伟霆等加盟
由爱奇艺出品,鱼子酱、江苏卫视联合出品,爱奇艺安可工作室共同制作的户外潮流露营真人秀《一起露营吧》第四期在本周四与观众如约相见。陈伟霆、黄雅莉、王子异、杨迪、章若楠和飞行嘉宾王源将分为两队,在三亚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动吃”大战,究竟哪一队能获得最终的胜利?让我们拭目以待。
王源杨迪互爆黑历史,王子异海边疯狂整活
海岛露营的第一夜,露营家族们围坐一团吃火锅的欢乐场景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露营家族们又在饭后聊了哪些有趣的话题?可谓吊足了观众的胃口。露营家族的成员们围坐一团,自然地聊起了对方的黑历史。王源首当其冲,模仿起杨迪参加竞赛类节目的视频,滑稽的表情和夸张的动作逗的大家哈哈大笑,而这一举动也激起了杨迪的胜负欲,只见杨迪立刻拿出手机搜索王源的黑历史,“吓”得王源连忙提出“优厚”条件劝杨迪停手,和解再三没有成功,王源立刻调转方向逃跑离场。究竟杨迪放了王源的哪段黑历史?两人的互动又有哪些笑点产生呢?
作为露营家族公认的“火娃”,与火有关的项目自然是王子异大显身手的好时候。茶余饭后,王子异自告奋勇要为大家秀一把打火花,于是“人力牌”烟花“火速”上线。究竟王子异做了什么样的表演让陈伟霆笑到停不下来?还引得杨迪忍不住评价这段表演是“从惊喜到幽默”?
陈伟霆秒变“驯龙高手”,黄雅莉章若楠竟成“游戏黑洞”?
动吃挑战中最刺激的环节当属沙滩追逐了。15名工作人员穿着同样的泡泡龙服饰,手里拿着隐藏着“运动值抵扣券”、“运动值减半券”“谢谢参与券”和“隐藏福利券”的盒子,嘉宾分两队在三分钟时间内抓住恐龙并带回出发点,视为得到福利券。在比赛中,陈伟霆先是用声音攻势引得泡泡龙们瞬间四下逃窜,再用矫健的身手猛地飞扑,将一个个泡泡龙扑倒在地,趁机抢走盒子。究竟泡泡龙们能否抵挡得住陈伟霆的猛烈攻势?陈伟霆的成绩又会如何呢?
一向胆大的黄雅莉和章若楠这次到了沙滩追逐环节惨遭“滑铁卢”。黄雅莉陷入抓泡泡龙怪圈,抓来抓去却都是在重复抓同几只恐龙。章若楠则信心十足地冲向泡泡龙,在游戏过程中大展无效“女子力”。什么样的情况让黄雅莉方寸大乱?章若楠设计的抓龙方法为何惨遭“翻车”?
打开爱奇艺看《一起露营吧》,每周四12点VIP抢先看,次日12点转免。下一站的旅行中,露营家族会迎来哪位新成员的加入?雨林露营又会有什么样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们呢?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来源: 北青网
看,古都南京的新活力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2021年初创的科技公司,营收竟然超过了2000万元,这让冷聪感到惊喜。
冷聪是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南京人工智能芯片创新研究院的副院长。去年9月,他带领研究院孵化企业中科方寸知微(南京)科技公司闯市场。江苏南京对新技术应用场景落地的支持,比真金白银还重要。麒麟科创园管委会拿出地下停车场给冷聪的团队做智慧化改造练手。
冷聪身处的是一座生机勃发的创新创业城市,企业的命运与城市的梦想交织在一起。2021年6月,科技部批复同意《南京市加快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行动方案》,南京正以紫金山实验室等高端研发平台为代表,打造引领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此同时,南京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超万家。
从紫金山到玄武湖,从鼓楼到百家湖,麒麟科技城、紫金山科技城、秦淮硅巷……雨后春笋般崛起的科创载体,为古都南京注入了新的活力。不平凡的2021年,南京交出了一份厚实而温暖的答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技术合同成交额等5个主要指标居全省第一;全市42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100%;实现青年大学生创业6788人,完成全年目标150.8%。
长江大保护显成效
2022年1月1日,南京长江江豚保护协会志愿者武家敏在南京滨江发现了野生江豚的身影。只见3头江豚露出黑亮的脊背,接连跃出水面嬉戏。“新年第一天,也是长江禁捕一周年。江面上江豚跃,空中鸟儿飞,看来长江大保护成效明显。”武家敏说。
长江南京段是长江进入江苏的第一站,全长97公里,干流岸线总长186.55公里。“十年禁渔”“拯救江豚行动”,南京抓得实实在在。近年来,南京先后拆除取缔长江岸线利用项目160个,清退生产型岸线32.2公里,整治项目数量、拆除体量和清退生产岸线长度均列全省第一。
长江干流两岸,建邺鱼嘴湿地公园、“春江十里”景观、鼓楼滨江风光带焕然一新。把长江岸线资源从产业中尽最大力度退出,还给市民,还给城市,表明南京把长江大保护落到了实处。
长江缓缓流淌,见证百年南京的时光变迁。“古金陵四十八景中,和长江有关的占到了十一处。”南京大学教授贺云翱调研发现。
自然景观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使长江南京段的生态修复、风貌保护独具一格。仙人矶原是渔船云集的江边渔村,当地通过“长江流域渔船概说”手绘图,向游客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渔业文化。截至目前,南京主城区72公里滨江绿道基本贯通,沿江绿色廊道联网成片。
同城化的都市圈
2021年12月28日,江苏首条跨市地铁宁句城际开通。最小行车间隔8分钟,单程运营约35分钟,南京、镇江句容两地居民开启了轨道上的双城生活。
作为全国首个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都市圈,同城化是南京都市圈建设的首要目标。宁句城际开通的同一天,宁马、宁滁、宁扬项目同时开工,南京都市圈1小时通勤网络加速形成。
实际上,南京不止向东将镇江、扬州揽入同城化的“怀抱”,向西还将安徽马鞍山、滁州、芜湖等地纳入同城目标。从南京地铁3号线林场站下车,驾车11公里,仅需15分钟就能到达安徽来安县汊河镇。
伴随着《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出台,从园区建设到企业落户,从产业互补到联合招商,南京正积极发挥领头雁作用,带动江苏和安徽毗邻地区实现资源共享。都市圈科技创新合作机制的建立,推进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在镇江、滁州等地设立高新技术研究院,实现了都市圈外国人才来华工作许可互认。
秀水青山相接,苏韵皖风交融。随着南京都市圈和宁镇扬一体化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老年人选择到南京周边城市异地养老。
“我在这里住了一年多,吃得好、睡得好、住得好。”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一家老年康养中心,来自南京的87岁陈奶奶一连说了几个“好”。前来探望陈奶奶的儿女说:“享受同样的服务质量,这里的收费却比南京低1/3;马鞍山离南京很近,我们来看望妈妈十分方便。”
有梦想的典范之城
2021年12月30日,南京第12次入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主办方设计的调查问卷,除了居民收入、生活品质、生态环境等九个指标,今年增加了对城市人才吸引指数的考察,企业家眼中的城市幸福感调研也被纳入其中。
南京开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通回忆,2021年7月南京疫情期间,市社保、就业等部门纷纷主动伸出援手,为企业纾困解压。“这是一座温暖的城市,政府部门和企业都在踏实做事,成就梦想。”杨通说。
“创新和创业本是两个世界级难题,放在一起更是难上加难,初期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江苏省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骆敏舟告诉记者,南京市委一号文件连续五年聚焦创新。市里遴选40家新型科研机构,围绕关键技术突破、平台性建设等,通过绩效考核,给予每家每次500万元的资金奖励。研究所连续三年考核优秀,获得了1500万元奖励金。
研究所一开始只有四五个人,三年多后增至180人,累计孵化40多家企业,涉及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南京主攻的新兴产业方向。通过股权激励,研究所还引进了30多位领军人才,还有30多位来自全世界的资深专家加盟。
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宏大目标,在小目标的叠加下越走越近。一家家科技型企业,宛如一朵朵大海里的浪花,汇聚成奔涌的创新激流。截至目前,南京已建设新型研发机构超400家,科技人才团队平均持有新型研发机构运营公司股份的比例达56%、持有股本金达25亿元,累计孵化引进科技型企业上万家,申请专利超过1万件。
这座钟灵毓秀的城市,正用温暖的胸怀接纳、成就每一位热爱她的人。在南京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中,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描述了南京的城市梦想:“人人都拥有幸福美好的生活、梦想成真的机会、情感归属的认同,让南京成为一座居者安、近者悦、远者来的典范之城”。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23日0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扫码授权潜藏安全风险 别被“免费扫码”忽悠了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微信扫码,自动出纸,免费提供”……在北京,越来越多的商场、大学、医院等开始引进扫码取纸机。所谓“扫码取纸”,指的是使用者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扫描厕纸筒上的二维码,通过关注公众号或授权微信小程序获取自己的微信昵称、头像、地区与性别信息,就可以“免费”取纸。
如今,扫描二维码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购物、支付、交友、出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二维码应用渗入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据报道,中国拥有世界上90%的二维码个人用户,“扫码”不只是一种工具,更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然而,就在人们享受“黑白方块”带来的便利时,信息泄露、数据流失等隐患却一直存在。以“扫码取纸”为例,运营方用几分钱的厕纸获得使用者的个人信息和关注行为,甚至凭借庞大的流量吸引加盟、赚取加盟费。
扫码授权的模式潜藏着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的风险,由此引发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目前涉及二维码的风险主要有两类:一是扫描后打开钓鱼网站,诱导用户填写账号密码,盗走个人信息和钱财;二是打开恶意下载网页,手机被植入木马病毒。由于制码技术几乎“零门槛”,加上二维码监管领域的法律空白,导致很多二维码应用某种程度上处于无序状态,更谈不上标准统一、识别统一、监管统一。
黑白方寸之间,蕴含无数信息。未来,兼具互联网和物联网双重属性的二维码作为物品精确管理的技术手段和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将会拥有更加广阔的使用场景。
护航二维码安全,必须多管齐下。首先,政府主管部门应尽快研究出台二维码产业发展政策、法律法规及指导意见,将二维码的使用和监管纳入法治轨道。其次,行业内部要加快推进二维码注册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的普及应用,建成“自主、安全、规范、可控”的二维码产业体系,推进二维码注册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的普及应用。再次,相关企业在管理上应加强同安全厂商合作,提升对恶意链接的识别能力,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最后,消费者应时刻绷紧风险意识这根弦,特别是面对“扫码中奖”“扫码领红包”等诱惑,更应保持“天上不会掉馅饼”的警惕。(王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