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野县汉城街道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部署,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为目标,实现了辖区内贫困人口全部高质量脱贫。
明确责任促工作。以文件形式明确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坚决落实好上级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一是提升站位。将脱贫攻坚放到“四大攻坚”战略的首要位置,压实党政一把手的主体责任,做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督办。街道主要领导定期对所有贫困户全部走访一遍,了解帮扶需求和对帮扶工作的满意度。二是明确职责。街道班子成员和机关同志全部分包到户,明确工作专班、脱贫责任组和帮扶责任人职责,每季度组织贫困群众开展一次民意测评,测评结果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三是严格督导。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按照脱贫攻坚阶段性工作和任务,通过督查专班对工作成效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跟踪督查,一旦发现存在不重视、不作为、慢作为、效率低下、落实不彻底的情况,对照有关规定进行从严问责。
多措并举保增收。在脱贫攻坚中,汉城街道以实现贫困群众增收为目的,大力开辟各类扶贫增收渠道。一是主体带动兴产业。选定国家级专业合作社——县宛绿蔬菜专业合作社为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利用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在张营社区规划建设了1600亩的产业扶贫基地,组织贫困户全部参与其中,发展蔬菜产业,有效加大致富增收步伐。二是多方设岗促就业。全面澄清贫困群众中劳动力人员情况,针对每人具体状况,共介绍外出务工11人,人均年创收45000元以上;对在家的24名弱劳动力,设置扶贫车间、社区公益岗、中原农保助宣员等各类就业岗位48个,实现就业率100%。三是金融扶贫。推荐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申请户贷户用发展各类产业。其中,4户贫困户与科尔沁牛业公司签订黄牛托养协议,发展养殖业;7户贫困户与鑫晶农业合作社签订托管承包合同,发展葡萄种植业;汉城户贷率达到33.3%。四是社会扶贫。组织街道机关和辖区6家单位与张营贫困户中10户蔬菜种植户签订蔬菜收购协议,以高于市场价格随时收购他们种植的所有成品蔬菜,使他们规避市场风险,增收有保障。
双重激励改面貌。从物质投入和精神激励两方面着手,营造干净整洁的社区人居环境,引导贫困户养成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一是以“三无一规范一眼净”为标准改善村容村貌。通过争取项目,在张营社区新修3条主路、11段入户路、900米下水道和3条排污通道;街道投入资金,新种植月季带500米,架路灯32盏,摆放垃圾桶160余个,清理居民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50余处,引导居民垃圾集中投放;从而有效实现辖区内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居民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有序,主次干道两侧环境干净。二是以“七改一增”为抓手改善户容户貌。街道投入近20万元,因户施策,一户一方案,切实把改院、改水、改厕、改厨、改电、改门窗、改地坪,增添必要生活用品工作做实做好;并要求每户家庭成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讲究个人卫生,衣着整洁,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确保户户达到“五净一规范”,即:院内净、厨房净、厕所净、卧室净、个人卫生净,物品摆放规范。三是以“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为主题改善精神面貌。持续开展志智双扶“三个一”活动:兴办农民学校,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培训会;建立“同心超市”,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积分评定兑奖活动;设置红黑榜,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讲评会和故事会。平时不间断开展文艺演出、模范表彰、道德讲堂,从思想上、精神上教育贫困户知党情感党恩,不断激发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和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望。
凝心聚力搞帮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汉城街道一方面检视责任、用足内力,另一方面广泛动员、用活外力,共同抓好扶贫工作。一是将任务明确好。每周一次学习、每月一次培训,对7个街道扶贫工作专班、3个社区脱贫责任组、1个结对帮扶工作组(汉城结对帮扶五星台庄),定期听取汇报、分析不足、谋划工作,推动各项扶贫任务的落实。按照逢“5”入户要求,要求各帮扶责任人带着感情和任务入户帮扶,真正把脱贫攻坚工作与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结合起来、与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结合起来。二是把政策落实好。按照各项政策内容,街道要求7个扶贫工作专班,澄清贫困户中五保、低保、残疾人、在校生、慢性病患者等各类底子,通过一卡通方式及时发放各类补贴资金;在全面落实医保政策的基础上,协调社区卫生院定期组织义诊活动,对贫困群众开展免费体检、办理慢性病卡和家庭签约医生等服务;对残疾人进行免费鉴定、办证,发放辅助器械和实施康复服务等。三是把社会力量利用好。由街道注资3万元,动员辖区13家爱心企业捐款2.35万元,在汉城设立了扶贫专项基金,确定不同的帮扶主题,组织举办各类扶贫活动。今年以来,引导社会公益团队、爱心志愿者、私营企业等社会力量有序参与,以“传递爱的力量,创造美好未来”为主题先后对贫困学子、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进行了看望慰问,评选了一批道德模范之星,使扶贫工作更加生动有效。(记者 刘振伟 通讯员 鲁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