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婚闹视频在网络上流传。视频中,新郎在一家酒店门前被脱得只剩一条内裤关进铁笼;现场有人朝新郎身上泼绿色的油漆,还有人扔鸡蛋……引发不少路人驻足围观。
具体内情不甚清楚,但从网传视频来看,已然又是一起妥妥的“闹剧”。
潇湘晨报视频截图
结婚是喜庆事,国人素来有爱热闹的传统,在结婚这样的喜事上玩点花样、搞点气氛也无可厚非。但凡事得有度,玩得好是热闹,玩得不好就可能是闹剧。
事实上,这些年玩过头甚至乐极生悲的婚闹事故不在少数。如新郎被绑在电杆柱上,被灭火器猛喷受伤;伴娘遭猥亵等等,都一再引发舆论关注与批评。然而,一些把习俗弄成恶俗,把婚闹搞成闹剧的事件,还是一再上演。
此事件中,新郎被脱到只剩内裤,被关进铁笼,被泼鸡蛋和油漆,如此“一条龙”式恶作剧,即便新郎碍于情面只能“忍气吞声”,也在公众场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基本的公序良俗构成明显的违背。旁观者从中读到的恐怕不是欢乐,而是“胡闹”,更与结婚该有的喜庆氛围格格不入。
客观来看,此类事件在不违背法律的情况下,更多还是止于道德范畴来评判,公权力也不便加以明确干预。但作为一种明显的有违现代文明的现象,应该被社会所警惕。一方面,其中的个别胡闹行为虽然都包裹在“婚闹”的名义下进行,但实际上已构成伤害,甚至有违法之嫌。如果社会没有清醒认知,很有可能进一步“变本加厉”,模糊道德和法律边界;另一方面,只有对这种带有非理性的传统遗存的“旧婚俗”加以现代文明意义上的审视和扬弃,方能真正催生出新的、符合现代文明的新婚俗。
事实上,近些年也已经有一些地方的公共部门有意加大这方面的引导。如2018年,山东日照召开遏制恶俗婚闹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会议,要求民政系统在领证时向新人宣讲不文明婚闹行为危害,并签订《抵制恶俗婚闹承诺书》,公安系统则要求加大劝导、纠正乃至执法力度……这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在一些恶俗婚闹较严重的地方,其实是有其必要性的。
此外,像婚庆司仪,负责承办婚礼的酒店等,其实都可以做好相应的引导和示范,主动对恶俗婚闹说不。
不可否认,一些“婚闹”习俗在特定的地方文化语境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今天的社会对文明与非文明,道德与法律边界的认知,有着相当的社会共识。触碰了文明与法律底线的“婚闹”,就已然变味,沦为“低级趣味”乃至违法行为。现代人的婚庆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但文明、得体这样的底线不能丢。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朱昌俊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