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地位下降
本文共2800多字,需用时9分钟,看官们耐心阅读,原创不易,欢迎点赞关注。
近一年来,全球经济动荡明显,各地区和组织不断掀起去美元的浪潮,在这种情况下,美元却诡异地走高,作为美元的最大竞争对手,人民币在近一个月却出现大跌,
从5月4日到6月12日,人民币已经跌了约2600点。
美元人民币
截止发稿,离岸人民币已经跌破7.15,离10年的最低点7.37,已经没有了多少空间,难道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人民币的地位下降了?
真相到底如何。
而近一年的全球去美元化,到底给美元造成了多大的损失?本文将为您解答以上疑云。
人民币“大跌”的真相
随着最近一个月人民币汇率的走低和美元的强势,人们心中不禁生疑,全球去美元化浪潮此起彼伏, 不应该是美元贬值而人民币升值吗?为何结果恰恰相反呢?
人民币VS美元
想要解答心中的疑惑,我们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国的货币价值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
完全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有三个原因:利率、货币的供应量、金融的稳定、结汇等主要因素。
较高的利率将使该国货币拥有更高的价值;而货币供给量的下降,会直接令该币种增值;金融从不稳定,走向稳定,也会一定程度影响该国的币值;而结汇,在一定程度会增加货币的供应量,从而造成货币的贬值。
离岸人民币走势图
请看上图,这是离岸人民币的月线级别走势图,5月、6月都出现了下跌,并且已经逼近了10年的历史最低点。
难道真的是人民币不值钱了吗?其实完全不是。
因为人民币的贬值是基于美元的升值。
美元加息
美元的升值原因根据上文来分析:一是美国通过加息、缩表、美联储减持美国国债等回收了美元的流动性,造成美元短期走势比较强势。
其实这就是全球去美元化的表现,这意味着美元少了,自然别国对美元的依赖也就少了。
二是美国国内的银行业危机得到缓解
,国内的金融风险降低,给美元的升值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硅谷银行倒闭
但是,
一国货币的升值最终还是要看经济的增长,美元的强势只是短期的资产涨跌行为。
长周期看,美元并没有升值的条件。
再来看人民,人民币这一个月来跌幅相对偏大,
原因首先就是美元的升值,
人民币的价值一般情况下和美元是相反的。
就是说,美元升值人民币就贬值。
当然不仅仅是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其他货币对美元也是贬值的。
欧盟
比如同周期内,
日元、欧元的贬值幅度,比人民币还要大,
欧元区还有明显的通货膨胀,所以足见人民币还是很坚挺的。
另外,我国一季度经济增长良好,贸易顺差巨大,这意味着央行要展开结汇,就是把出口换来的外汇投资出去。
结汇
而结汇等于无形中增加了人民币的供给量,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自然就会造成人民的贬值。
有些观点认为人民币汇率的大跌和国际资本的抛售有关系,抛售引起大跌,跌了以后又反向促使资本逃离。
乍一听,好像有那么点道理,其实则不然,因为外国资金在我国的资金市场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股市和债市两个标的。
北上资金流入
而在这一段时间,无论是北上资金还是我国的债券,都处于净买入的状态,而国际资本在我国国内不同标的之间投资比例的增减,不影响资金总量。
所以,
国际资本抛售导致人民币大跌自然就站不住脚了。
和美元的周期类似,人民的贬值是短期的,随着结汇的结束和我国经济的增长,人民币会重拾升势,回到上升通道。
人民币升值
当然升值和贬值都是相对的,没有好坏之分,在一定的阶段需要贬值,比如说要提高我国出口货物的国际竞争力的时候。
有的时候则需要升值,比如我国进口货物的时候,所以各有利弊。
除了美元和人民币价值的“较量”,还有支付占比的“较量”。
美元国际支付占比疑云
我们一直都在陷入一个误区,就是通过SWIFT的结算比例来判断美元和人民币的占比,其实这是不对的。
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
我以前着重讨论过人民币跨境结算系统CIPS,但CIPS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首先SWIFT就没有把通过CIPS直接结算的大量资金算进去。
我们可以看到的就是在SWIFT公布的全球货币支付占比,美元的确是不断提升的。
当然这个与最高时候的70%仍有巨大的差距,但是现阶段的确是逐步抬升。
很多人对此感到疑惑,不是全球一直都在去美元化吗?怎么越去美元化美元的比例反而越大了呢?
外汇储备
先举个简单的例子,这就好比一个直径20CM的披萨,美元曾经占比超过7成,现在这个披萨直径变成15CM了,
虽然比例慢慢在增加,但是总量实际上一直在减少。
这和做大蛋糕的理论类似。
SWIFT的数据,实质上是全球贸易结算的比例,在15CM大小的比萨中看似比例增加,但其缩小那5厘米,全部变成了包括人民在内的其他货币。
CIPS人民币跨境结算
而贸易结算的货币,最终是要以外汇的形式在各国沉淀下来的。
如果从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的占比来看,就会一目了然,如醍醐灌顶。
我们可以看看SWIFT四月份公布的数据,美元在全球支付的占比达到了42.71%,占比提升了。
美元贬值
而同期排名第二的欧元所占的比例仅为31.74%,难道是在去美元化的浪潮下,美元的使用反而多了吗?
其实不是的,我刚才所讲的披萨理论,美元占比越高,反而更说明去美元化的加剧,愈发对美国不利。
因为这恰恰反映的问题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在这一体系中进行交易了,比如中国与全球很多国家的人民币结算,数据就完全不经过SWIFT。
伊朗发言人
美国可以说是咎由自取,自己率先把伊朗、俄罗斯等国剔除SWIFT,导致这些国家在全球贸易中力推人民币。
另外包括南美、东盟、中东,甚至包括金砖国家,都在不遗余力的去美元化,像伊朗、俄罗斯这样的国家,甚至完全放弃了美元的结算。
亚洲清算联盟峰会
而我国的CIPS,亚清盟14国的新结算系统等都在蚕食美元的结算数据。
所以说,美元只是在越来越小的“披萨”里,占比越来越大而已,对美元的国际地位没有任何提升。
那么,更加能反映如今世界结算体系的数据是什么呢?
外汇占比反映最真实的支付数据
如果说如今的SWIFT数据已经无法准确地反映出各国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数据,那么无疑全球各国央行的外汇储备货币占比,将能清楚的说明情况。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所占的比例变化
我们来看看美元在全球各国外汇中的占比,已经降到58%,而这个数据,已经创下了近30年的新低,2001年的时候,这个数据还维持在73%。
因为近年来国际支付体系的多元化、本币结算、货币互换的增多,导致按照SWIFT的结算参照体系越来越不能反映出实际情况。
但是外汇占比这个数据,能更加准确的统计出最真实的数据。
人民外汇占比创新高
而外汇储备美元占比的不断下降,正好证明全球各国的央行都在逐步地减少对美元的持有,直接证明了全球国家去美元化的事实。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在全球各国央行的外汇储备比例会不断地提升,这一年来俄罗斯、伊朗、沙特等国,都大幅增加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的比例。
美元债务
特别是俄罗斯,人民币已经成为俄罗斯最大的外汇储备。
未来会有更多的国家会减少或者放弃美元结算,进而持有人民币,人民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中国在发展,而美国正在走向衰弱。
所以,回到汇率问题上,短期美元的走强并不能证明美元未来的强势,反倒更像是回光返照。
人民币升值
而人民币在长期的上升通道中,出现短暂的回调,恰恰证明的人民币的弹性,为人民币的汇率创造了一个“黄金坑”。
大家对于美元的走强,有什么看法呢?你们人民币还会继续贬值吗?欢迎大家点赞、转发、评论,你们的支持是我坚持原创的动力,谢谢大家。